學前評估自閉症把握治療黃金期 藥物助調節幼童負面情緒

自閉症的成因,主要由腦部發展障礙引起,一經評估確診自閉症,不少患者的父母為了治療孩子的自閉症,都會想盡法子幫助子女「趕上進度」,但往往欲速則不達,甚至迫出情緒問題來。專家指學前階段為自閉症治療黃金期,家長可能會問,自閉症會好嗎?事實上,透過適當的自閉症治療方法,能夠顯著改善小朋友的病情,重建正常生活。

家長應正確認識和正視自閉症

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,自閉症兒童的情緒時常高低起伏,容易因為語言、社交等方面受挫折而易怒、發脾氣。當負面情緒不斷累積和升溫,漸漸或會出現抑鬱、焦慮症狀,令自閉症加劇。醫生提醒,雖有藥物可幫助改善負面情緒,但更重要是父母的耐心,根據患者的進度安排治療和訓練,更要學會欣賞自閉症兒童的長處,幫助他們成長。

自閉症的成因

自閉症的確切成因至今醫學界仍未有答案,但醫學界相信與遺傳和腦部受損有關。醫學界普遍認為自閉症是由先天性腦部受損,所引發的發展障礙。這種腦部發展異常無法完全根治,無論是透過手術或是藥物治療,甚至是長期作息調整,都只能減輕症狀。

此外,女士在懷孕時若曾經感染德國麻疹或流行性感冒,亦可能提高小朋友患自閉症的機會。孕婦營養不良、早產、甚至難產亦是影響孩子罹患自閉症的關鍵因素。如果如父母其中一方本身是自閉症患者,下一代遺傳的機率為 10% 至 30%。

及早診斷把握自閉症治療黃金期

自閉症治療有黃金期嗎?兒童在學前階段約 0 至 6 歲是治療自閉症的最佳時機,尤其是 3 歲前。當兒童的大腦尚在發育時期,小朋友的腦部具有比較強的可塑性,因此愈早診斷自閉症,便愈能把握治療自閉症及訓練的黃金期。一般而言,自閉症可於兒童 2 歲確診,精神科專科麥棨諾醫生指:「幼童成長至 2 歲時,會開始有一些發展的里程碑,對外界刺激有反應,例如眼神接觸、交流、對事物有興趣等。」

醫生:重要在學前識別 進行自閉症評估

早期的自閉症評估是幫助孩子獲得有效治療的關鍵步驟。麥棨諾醫生坦言,自閉症其實不難察覺,例如小朋友不合群、喜歡的玩具不讓其他人玩、獨自一人轉圈、缺乏眼神接觸、容易大吵大鬧發脾氣等。這些行為和情緒日後會嚴重影響小朋友的個人和社交發展,所以學前識別極為重要,及早進行自閉症評估,由醫生和專家介入,以改善病情。幸好,近年家長對自閉症的認識提高,不會再以「發育比其他人遲」為理由致延遲就醫。

自閉症評估涉及一連串程序,患者需要與醫生會面,醫生會收集患者的病史,並且確認患者符合美國精神醫學會出版的最新版 DSM-5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(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-5)的定義。由於大部份兒童自閉症患者並無自行填寫自閉症基本評估表的能力,父母就需要按照平日觀察協助填寫自閉症評估表。

留意小朋友有否自閉症症狀和特徵

當小朋友步入幼稚園群體生活,自閉症症狀或會更明顯。麥棨諾醫生指:「在學習方面,他們會顯得對課堂不感興趣,而且由於他們的腦部發展較同齡小朋友遲緩,語言能力較差,或未能完全理解老師所教授的內容,令他們失去學習興趣。」

在社交方面,自閉症兒童常常難以融入群體。言語上,他們較同齡小孩更晚開口說話,沒辦法表達自己,沒法完成有意義的互動對話,經常使用手勢來代替說話;社交上,他們不擅於與人溝通,喜歡獨自坐一角,避免與他人有眼神接觸,比同齡者較少出現大笑的情緒,容易顯得不合群。自閉症會好嗎?要改善問題,兒童必須進行自閉症評估,按照醫生、臨床心理學家和言語治療師所安排的合適訓練去做。

在日常生活上,自閉症兒童容易對物品或行為產生依戀,譬如重複一些肢體行為,或日常活動必須帶著特定物品。他們亦會不斷重複某些字句,並且抗拒生活中的小改變。某些患者亦會的聽覺或觸覺會變得異常敏感,有時會觸發孩子情緒波動、突然尖叫。

麥棨諾醫生直言:「當患者的社交加上學習問題得不到妥善處理,問題便會一直如雪球般愈滾愈大,當情緒『爆煲』,會產生抑鬱和焦慮症狀,例如情緒低落、煩躁、專注力下降、難以入睡或渴睡等。」

自閉症會好嗎?自閉症治療方法除了藥物還需家人支援

自閉症會好嗎?這個問題現時醫學界尚未有確切的答案。每個自閉症患者症狀的嚴重程度不盡相同,因此無法單靠一個方法治療自閉症。一般來說,不同個案會按照情況,搭配下列多項常見的方式來治療:行為治療、藥物治療、職業性治療、心理治療、遊戲治療、藝術治療、言語治療以及應用行為分析。

職業性治療是其中一種重要的自閉症治療方法,它會訓練患者一些生活上基本的技能,如做家務等。因應患者重複性的行為,以循序漸進的方式,進行不同的改善訓練,引導患者掌握不同技能。而行為治療則是以賞罰分明的方法治療自閉症,引導患者減少不恰當的行為。此外,遊戲治療亦能改善患者對別人觀點及感覺的理解能力,提升社交能力和情緒。

然而,當自閉症患者受情緒困擾,實在談不上其他訓練。麥棨諾醫生指:「專科醫生會作臨床判斷,處方合適的藥物。雖目前未有專門治療自閉症的藥物,但有藥物可幫助調節患者的腦部神經傳遞物質,例如多巴胺和血清素,排解負面情緒。」麥醫生續說,以往不少人對於以藥物治療自閉症的方法有保留,對精神科藥物極抗拒,深怕吃得「呆滯」,但事實上目前的新一代自閉症治療藥物副作用相對較少,患者或有機會出現口乾、失眠等副作用,但不會影響正常社交能力。綜合應用這些治療方式,大部分自閉症患者皆能有效控制病情,重建正常生活。

麥棨諾醫生提醒,即使已把握自閉症治療黃金期和方法,家長幫助自閉症兒童的道路並不易走,一旦評估孩子患有自閉症,不少家長會疑惑孩子的自閉症會好嗎?但其實部分自閉症兒童因喜歡一種事物而十分專注,例如喜歡數字的,心算十分了得;喜歡地圖的,對世界各地了解透徹;喜歡機械的,偏好汽車、器械結構。家長不妨多了解他們,一起享受他們的小天地。

摘文:精神科專科醫生 麥棨諾醫生

文章刊登及圖片來源: 晴報(本文為修訂版)
如有任何版權問題,請與致電2687 6777與我們聯絡,我們將盡快跟進及刪除相關圖片。

學前評估自閉症把握治療黃金期 藥物助調節幼童負面情緒
Scroll to top